李國英出席國際大壩委員會第93屆年會“數智賦能水庫大壩建設和運維”專題研討會并致辭
本站訊 5月20日上午,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出席國際大壩委員會第93屆年會“數智賦能水庫大壩建設和運維”專題研討會并致辭,與國際大壩委員會榮譽主席卡西奧·維奧蒂共同為中方編寫的《智能大壩理念與實踐》新書發布揭幕。國際大壩委員會主席米歇爾·利諾出席會議并致辭。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菲利普·顧博維爾、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主席馬可·阿西里、國際水電協會董事會主席安東-路易斯·奧利維爾出席會議。
李國英指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導致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多,大壩面臨的環境條件更加復雜、更趨極端,有效防控風險、提升發展質量的要求更加迫切、更為凸顯,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大壩建設和運維面臨著理念重塑、技術變革、模式再造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
李國英指出,構建智能大壩是應對風險挑戰、把握時代之變、塑造發展動能的關鍵之舉,應以智能大壩為引領,推動大壩建設和運維高質量發展。智能大壩的主要目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全覆蓋、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感知大壩和環境信息,對風險及態勢進行精準識別、預警、處置,根據環境條件變化“正向—逆向—正向”動態推演迭代優化運行方式,確保大壩在功能聚集、風險迭加的變化環境中既充滿活力又保持安全穩定。智能大壩的實施路徑是數字孿生,耦合物理大壩和數字大壩,構建同步仿真運行平臺,對大壩性態全要素和運行管理全過程進行數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擬,虛實交互、耦合優化,提升調度指揮的科學性、安全性。智能大壩的核心特征是預測未來,通過監測感知數據和分析診斷技術,對影響大壩安全和效益發揮的各方面要素變化進行短期預報、中期預測、長期展望,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預演大壩安全風險隱患處置過程和大壩調度運行過程,迭代優化預案措施,實現大壩安全性態的快速構建與動態改進。
世界壩工領域的有關國際組織、政府機構、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負責人、專家學者約450人出席研討會。與會專家高度評價中國構建智能大壩的理念和實踐,認為以智能大壩為標志的大壩現代化建設,必將深刻改變大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