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利廳專題解讀《關于推進吉林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2023年4月10日,吉林省水利廳黨組會議審議通過,并以文件形式印發了《關于推進吉林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吉林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評價細則》)、《吉林省大中型水庫、堤防、水閘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評價標準》)等文件,全面完成全省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政策頂層設計工作,在全省正式部署啟動達標建設工程。相關處室對文件進行了專題解讀。
一、《實施意見》等文件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2023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水利部李國英部長指出,要全面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加快構建精準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矩陣,落實全覆蓋管理責任,實施全周期動態監管,強化全要素目標考核,確保每一個工程都能管住管好。水利部出臺《關于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出臺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意見,建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標準體系,推進標準化管理任務實施,做好標準化管理評價。
新時代新征程提出新要求,加快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有效改變水利工程粗放的管理模式,是推動新階段吉林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的必然要求。在2023年全省水利工作會議上,省水利廳王相民廳長強調,要加快建設基礎設施網絡協同、系統集成、制度管水、智慧賦能的吉林水利現代化。為貫徹落實好國家和水利部部署要求,省水利廳建立了“主要領導親自部署過問、分管領導一線調度、業務處室具體推進”的工作模式,及時啟動了《實施意見》等文件起草工作。
二、《實施意見》等文件出臺前經歷哪些論證過程?
(一)及時開展調研。2022年5月以來,組織技術支撐單位先后5批次赴10個地區91處工程現場,實施工程運行管理現狀調研。
(二)認真起草文件。2022年8月以來,在實地調研及認真解讀水利部《指導意見》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先后形成《關于推進吉林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實施意見》《吉林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細則(試行)》《吉林省大中型水庫、水閘、堤防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標準(試行)》等文件初稿。
(三)積極征求意見。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廳內規計處、農水辦、防御辦等12個處室(單位)征求意見工作,共反饋9條意見,采納8條,未采納1條(與提出意見單位取得一致意見)。2022年12月10日前,完成對各地政府征求意見,53個市縣政府均反饋無修改意見。2022年12月25日前,完成合法性審查,組織召開專家論證和風險評估會議,收到并采納專家意見26條。通過網絡平臺履行公眾參與程序,收到190份調查問卷。
(四)建立體系文件。至2023年3月,完成配套達標建設指南、標準化管理手冊、標準化操作手冊等編制工作。目前,我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體系文件已基本編制完成,形成工作實施有意見、達標建設有指南、管理操作有手冊、工作成效有考核的標準化體系。
三、《實施意見》等文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本次印發的文件主要包括《關于推進吉林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實施意見》《吉林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細則(試行)》《吉林省大中型水庫、水閘、堤防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標準(試行)》等3個文件。
(一)關于《實施意見》,是我省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總抓手,包括5章14條。對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流程、達標建設內容、管理要求和保障措施等作了闡述。提出“十四五”期間攻堅實施,大中型水庫全面實現標準化管理,其他大中型工程基本實現標準化管理;“十五五”期間鞏固提升,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全面實現標準化管理。
(二)關于《評價細則》,是我省實施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考核的總依據,包括4章17條。對細則適用范圍、評價內容、評價權限、評價標準、評價程序等作了規定,確定考核采用千分制評分原則,合格等次分2級,一級合格工程評價結果在850(含)分以上,二級合格工程評價結果在800分(含)~850分之間。
(三)關于《評價標準(試行)》,是評價我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達標建設成效的工作準繩。涵蓋了大中型水庫、水閘、堤防等3類水利工程,內容包括工程狀況、安全管理、運行管護、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設等5大類30余大項110余細項。鑒于水庫、水閘、堤防工程的實體特征、工程管理特點、運行管護要求存在區別,在所占考核分值上也有所不同。
四、吉林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實施意見》要求,從工程狀況、安全管理、運行管護、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設等5個方面,實現水利工程全過程標準化管理。
(一)工程狀況。工程現狀達到設計標準,無安全隱患;主要建筑物和配套設施運行性態正常,運行參數滿足現行規范要求;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運行正常、安全可靠;監測監控設施設置合理、完好有效,滿足掌握工程安全狀況需要;工程外觀完好,管理范圍環境整潔,標識標牌規范醒目。
(二)安全管理。工程按規定注冊登記,信息完善準確、更新及時;按規定開展安全鑒定,及時落實處理措施;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并公告,重要邊界界樁齊全明顯,無違章建筑和危害工程安全活動;安全管理責任制落實,崗位職責分工明確;防汛組織體系健全,應急預案完善可行,防汛物料管理規范,工程安全度汛措施落實。
(三)運行管護。工程巡視檢查、監測監控、操作運用、維修養護和生物防治等管護工作制度齊全、行為規范、記錄完整,關鍵制度、操作規程上墻明示;及時排查、治理工程隱患,實行臺賬閉環管理;調度運用規程和方案(計劃)按程序報批并嚴格遵照實施。
(四)管理保障。管理體制順暢,工程產權明晰,管理主體責任落實;人員經費、維修養護經費落實到位,使用管理規范;崗位設置合理,人員職責明確且具備履職能力;規章制度滿足管理需要并不斷完善,內容完整、要求明確、執行嚴格;辦公場所設施設備完善,檔案資料管理有序;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設同步推進。
(五)信息化建設。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臺,工程基礎信息、監測監控信息、管理信息等數據完整、更新及時,與各級平臺實現信息融合共享、互聯互通;整合接入雨水情、安全監測監控等工程信息,實現在線監管和自動化控制,應用智能巡查設備,提升險情自動識別、評估、預警能力;網絡安全與數據保護制度健全,防護措施完善。
五、吉林省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主要工作程序是什么?
吉林省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按照實施方案制定、制度體系建立和達標建設實施等3個程序分步實施。
(一)制定標準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2023年6月底前,全省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頂層設計,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工作思路,制定本地區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年度實施計劃和具體工作要求,積極落實保障措施,有計劃、分步驟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
(二)建立標準化管理制度標準體系。省水利廳已依據國家頒布的相關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規范,制定標準化管理制度,按照工程類別編制標準化管理手冊文本,構建全省工程運行管理標準體系。各地要對照要求,科學指導水管單位,緊密結合工程運行管理實際,認真梳理工程狀況、安全管理、運行管護、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管理事項,細化完善標準化管理手冊。同時,各地也要積極探索農村人飲工程標準化管理,不斷提升農村人飲工程管理水平。
(三)有序實施標準化管理達標建設。以縣(市、區)為單元,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水利工程運行管護長效機制,全面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理清管理事項、確定管理標準、規范管理程序、科學定崗定員、建立激勵機制、嚴格考核評價。認真錨定啟動實施、攻堅實施、鞏固提升等3個階段的目標任務,加大資金、人員等投入力度,嚴格落實年度達標建設任務,確保2025年、2030年節點任務順利完成。
六、全省各地具體要推進落實好哪些達標建設工程?
(一)完善一批制度。強化制度建設是保障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任務順利實施的基礎支撐。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要著力完善以下制度:一是修訂《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工程防汛搶險應急預案》《水庫調度運用方案》《病險水庫在建工程度汛方案》等預案方案;二是規范防汛調度、水資源調度、防汛值班、閘門啟閉管理、報汛等調度運行制度;三是完善巡視檢查、防汛檢查、隱患排查、水文觀測、安全監測、監測資料分析等巡視檢查制度;四是健全工程維修養護、機電設備(金屬結構)日常保養等維修養護制度;五是明晰保壩(閘、堤)搶險、防汛物資管理等應急管理制度。六是厘清工程檔案管理、工作大事記、事故處理報告、安全生產等日常管理制度。
(二)落實一方責任。壓實責任是保障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任務順利實施的務實舉措。嚴格落實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責任制,逐庫、逐閘、逐堤等工程,壓緊壓實屬地政府主體責任,主管部門監管責任,以及水管單位日常管理責任。屬地政府對工程安全管理負總責,主管部門對工程運行管理負有監督指導職責,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以下簡稱水管單位)對工程日常運行管理負有直接責任。全方位細化崗位責任,全面壓緊壓實技術管理、工程調度、安全監測、工程巡查、維修養護管理等崗位職責。
(三)補齊一批短板。補齊短板弱項是保障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任務順利實施的重要抓手。聚焦工程安全運行和規范管理,深入開展短板弱項排查整治,排查水庫大壩、溢洪道、放空設施,堤防堤頂、堤腳、堤身、穿堤建筑物,水閘閘室、閘門、啟閉機等關鍵部位存在安全隱患。重點排查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堤防險工險段治理等措施落實情況;重點排查安全鑒定(安全評價)工作滯后,維修養護資金缺乏,工程巡視檢查不實,雨水情、安全監測等安全監測手段缺失,管理用房、通信設備等管理設施配套不完備,運行管護人員能力不夠,應急處置準備不足等情況。針對排查出的問題,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補齊短板強弱項。
(四)規范一批流程。規范工作流程是提升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成效的有效途徑。對照標準化管理要求,認真梳理工程狀況、安全管理、運行管護、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管理事項,結合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中的重點工作,著力規范安全鑒定、隱患排查治理、病險工程除險加固、工程度汛、安全生產管理、工程巡視檢查、監測監控、維修養護等工作流程,將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事項“清單化”、工作措施“機制化”、工作流程“圖表化”、工作標準“模板化”、工作體系“手冊化”,利用“五化”工作法,科學指導水管單位,認真抓好全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達標建設工作。
(五)構建一個平臺。構建信息平臺是提升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成效的現實需要。緊密銜接“智慧水利”發展需求,積極構建工程管理信息化平臺,完整錄入并及時更新工程基礎信息、管理信息、監測監控信息數據。推動與全省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等信息平臺實現信息融合共享、互聯互通。整合接入雨水情、安全監測監控等工程信息,實現在線監管和自動化控制。加大監測資料整編分析力度,提升監測數據成果運用深度。積極應用無人機等智能巡查設備,提升險情自動識別、評估、預警能力。強化網絡安全措施,提升數據安全。
(六)暢通一個渠道。暢通資金渠道是確保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取得成效的必要條件。各地要高度重視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資金保障工作,深刻認識暢通資金保障渠道對推進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積極溝通銜接,將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切實保障好標準化達標建設資金用度。要積極拓寬資金保障渠道,綜合運用政策性銀行貸款等金融工具,大力推進標準化達標建設工程。在分配水利發展資金時,將把各地工作實績作為因素法分配的重要依據之一。
為指導各地規范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省水利廳編制了《吉林省大中型水庫、堤防、水閘工程標準化管理達標建設指南(試行)》 《吉林省大中型水庫、堤防、水閘工程標準化管理手冊(試行)》《吉林省大中型水庫、堤防、水閘工程標準化操作手冊(試行)》。在《建設指南(試行)》中,對照工程達標建設要求逐項細化了考核達標認定標準,實化了達標建設舉措;在《管理手冊(試行)》中,逐一明確了工程管理體系、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和管理內容;在《操作手冊(試行)》中,對注冊登記、安全鑒定、工程劃界、工程度汛、安全生產、巡視檢查、監測監控、隱患排查、調度運用等常規操作內容和流程進行了規范。近期將組織召開專題宣貫培訓會議,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解讀和輔導。